本期话题,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,小结《大国渡河》系列节目。
实话实说,我从今年2025年的1月14日发出《大国渡河》系列节目的预告,隔了一天,1月16日正式发布《大国渡河》系列节目,我在此之前呢,其实思考、摇摆、反复…,纠结了很久。就是说,那个时候特朗普刚上台,我们大家当时都还在观察新一届特朗普的对华战略,你看当时,我们把“鲁比奥”名字音译过来的第一个字都给改了,我在这个时候发出这个系列节目,会不会不合时宜呢?会不会想太多了呢?会不会把我的粉丝们误导了呢?
所以我当时纠结了很久,但是,我最终决定还是发,为什么?就是我之前讲的,料敌从宽,判己从严,料敌从宽,从来都不会错。
所以随后,我在2月24日之前,先后大胆的发布了《大国渡河》前12集节目。
1月16日,我在全网发布了《百年变局,来自终南剑客的呐喊》的第1集,标题叫《从卡特到里根,从拜登到特朗普,历史的重大巧合。从大国交易到大国渡河,美国对华战略的重大逻辑》,讲我的总体判断,今天中美俄都想渡河。
1月18日,我发布了第2集:《美国的战略顶层设计》,通过美国过去干掉苏联、打垮日本、削弱西欧的历史,讲美国引诱俄罗斯、引诱普京渡河,然后对俄罗斯“半渡而击”的这个战略的顶层设计;
1月19日,我发布了第3集,通过中美俄的一个ABC三方博弈的模型,分析、拆解了美国针对俄罗斯的顶层设计,分析了美国为什么要搞俄罗斯;
1月20日,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,我参加了大象新闻的直播。大家都知道,很遗憾,结果播了一半停播了。我继续准备第4集。
1月21日,我把前一天晚上想给大家介绍的一些情况做成了一期节目发布。
1月22日,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第5集、第6集的内容,我发布了《大国渡河》的第4集,专门详细介绍了美国的“深层政府”,是谁?有哪些人组成。
经过2天的收集资料和认真准备,1月24日,我发布了自认为非常重要的第5集,《百年变局,三方博弈中的大国欺骗》,其中重点提到特朗普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东西,加密货币。说实话,当时呢,因为中美通话,开局良好,我的心里还咯噔了一下。
第二天1月25日,咱们的大年二十六,我发布了第6集,《美国“渡河”,特朗普“渡劫”,我们什么时候“渡”?》。
2月5日,我发布了大国渡河》的第7集,《特朗普的关税刺拳,刺探的刺,同时介绍了我们的五连击回应。》
2月6日,我去了一趟北京,经过几天的准备和思考,2月10日,我发布了超长的第8集,我结合多方面的情况,首次抛出了我的一个重大判断,第8集的标题叫《特朗普的“联俄抗中”》。
随后,我通过2月13日发布的第9集《特朗普的“离间计”》、2月17日发布的第10集《特朗普的“变脸”,美国的“障眼法”》、2月20日发布的第11集上集《特朗普的三退三进》、下集《特朗普的战略欺骗》,来详细阐述我关于特朗普“联俄抗中”战略尝试的这个判断。摆事实、讲道理。
然后,我在俄乌冲突3周年的2月24日,发布《大国渡河》第12集,进入深水区,通过多个角度,再谈特朗普诱敌深入的战略欺骗。同时首次提出“终南三策”,三个建议。
然后呢,然后重点来了。
我前面之所以讲这么多,为的就是这个重点。
我第12集发布之后。
2025年2月25日,特朗普团队的核心人物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,他接受美国布莱特巴特新闻(Breitbart News)的独家采访。
这次专访,他讲了一句话,首次明确透露了特朗普的对华战略。可以说,不装了。
他明确讲:“特朗普政府正为应对中俄紧密关系制定战略,其核心是效仿尼克松时期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策略,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将俄罗斯从中国的影响中‘剥离’出来。”
他在这次采访当中还说,“当前俄罗斯因美国孤立政策而加深对中国的依赖,而美国的目标是避免俄罗斯成为中国的‘永久初级合作伙伴’,以防两大核国家形成对抗美国的联盟……美中关系将是“21世纪的大故事”,但美国需同时与中俄保持关系以平衡地缘政治格局。”
随后,他这个表态迅速被包括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和我们国内多家媒体转载,并引发我们外交部对美方挑拨中俄关系的批评。
在2月2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林剑对鲁比奥涉及中俄关系的言论回应时表示:“中俄作为两个大国,彼此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,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。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。任凭国际风云变幻,中俄关系都将从容前行。美方对中俄关系挑拨离间,完全是徒劳的。”
好了,随后、最近我《大国渡河》系列节目,大家在网上都能看得到。
然后就是3天前的3月18日,特朗普刚跟普京撂下电话,在白宫就对着福克斯新闻说:“要阻止中俄“结盟反美”,说中俄关系并非“自然而然”形成……要把中国从世界的一部分中排除出去,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关系……作为一个学过历史的学生,我看过所有的历史,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让俄罗斯和中国走到一起。”
说当初奥巴马用糟糕的能源政策迫使中俄走近,促成了中俄这“一桩不该结成的婚姻”。
虽然最后特朗普补充说,“我们将与中俄都友好相处。”
还毫无疑问,这暴露了他“联俄抗中”的战略设想。
那么今天节目讲到这,我想说的是,这一轮俄乌冲突至今3年有余,我们国内网上争吵不断,支持俄罗斯的把支持乌克兰的叫“乌粉”,支持乌克兰的把支持俄罗斯的叫“俄粉”,互联网网民撕裂,我过去多次呼吁,大家不要这么做,我们需要把共识凝聚到另外的两个字上来,这两个字,就是“中粉”,我们不做其他人的粉丝,只做自己祖国的粉丝。
我们不搞民族主义,我们只搞爱国主义。我过去就反复讲,民族主义它和爱国主义它是不同的,民族主义以恨别人为基础,爱国主义以爱自己为基础。
我们爱自己就行了,不必去恨别人。
那么怎么爱自己呢?爱自己的国家呢?就是时刻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重,作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核心就是一个问题,如果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战败、倒下、甚至解体,导致中俄关系受损、疏远、甚至破裂。
那么这将对我们产生多维度、深层次,涉及地缘政治、经济安全、国际战略的系统性影响,同时产生蝴蝶效应,是不可承受之重。值得认真分析和推演。
我们大家必须要看清。如果俄罗斯倒下,首先就是地缘政治格局可能重构。
我们北方的战略缓冲带可能消失。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陆上邻国,长期承担着分散美国战略压力的“背靠背”角色。若俄罗斯战败后出现政权更迭或倒向西方,中国将失去这一战略缓冲,直面北约东扩至中亚的威胁。特别是中俄4300公里边境线可能面临新的地缘安全挑战,俄远东地区若出现亲西方势力渗透,将威胁中国东北和西北边疆稳定。
再就是我们中亚的战略支点可能动摇。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影响力是中俄战略协作的基础。战败可能导致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加速转向西方或土耳其,削弱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治理功能。中国在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的中吉乌铁路、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关键项目可能面临地缘政治风险重估。
从而导致战略压力急剧上升,美国的战略重心必然会快速东移,美国可能借机将60%以上海外军力部署亚太,进一步强化“奥库斯联盟”,在南海、台海形成更密集的军事存在。而且战败后的俄罗斯甚至可能成为西方对华施压的新工具。
最重要,美国可能会以“俄罗斯崩溃”为案例,加大对台军售力度。也可能借俄罗斯的虚弱期,来推动台海局势失控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我之前讲的,诱使我们渡河。
当然,一旦俄罗斯倒下,还极大冲击我们的经济安全。
一方面,今天俄罗斯占中国原油进口的16%、天然气进口的10%,俄罗斯战败可能导致能源出口锐减。特别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(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),如果因为政权更迭中断,这将迫使我们在南海油气开发等问题上对美国让步。同时,全球能源价格可能因俄供应中断暴涨,推高中国制造业成本。甚至我们的能源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。
而且这还只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就是制裁的扩散效应。昨天节目我提到了,美国的CAATSA法案,叫《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》。他为什么搞这个方案,就是以后准备用。
如果一旦俄罗斯倒下,美国必然会继续加大力度与俄罗斯交易的中国企业实施次级制裁。
因为这已经发生了,你看上个月,2025年2月份,已经有34家中国科技企业被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如果制裁范围扩大至能源、金融领域,将影响中俄的本币结算体系。
更深层,如果俄罗斯倒下,不仅会影响我们“双循环”战略的稳定性,而且我们的国际战略空间也可能会被大大压缩。
这种空间的被压缩,一方面是多边的国际机制话语权被削弱,
上合组织、金砖国家机制等将因俄罗斯地位下降而失衡。印度可能借机加强与美合作,巴西、南非等新兴国家可能转向西方,可能会导致中国在多边平台面临孤立。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议题可能被重新激活,甚至美西方会推动废除俄罗斯常任理事国席位,连带削弱中国投票权。
另一方面,就是意识形态领域,我们陷入一个叙事的困境。俄罗斯的倒下可能会被西方塑造为“威权主义失败”的典型案例,冲击中国“东升西降”的国际话语体系。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中,中国坚持的“不干涉内政”原则可能遭遇信任危机,影响“一带一路”项目推进。
那么军事上,就更不用说,如果俄罗斯倒下,导致核武库失控,中亚就有可能出现“核黑市”,同时牵动半岛,因为美国已经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,日本自民党还有可能推动修改“无核三原则”,我们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核威慑环境。
好了,今天节目讲到这,我估计还会有人说我想多了,你想的真多。
所以节目最后,老规矩,还是三句话。
第一句,我的一句老话,料敌从宽,判己从严;底线思维,方能未雨绸缪,立于不败之地。
第二句,兵法当中的几句,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轻敌者,虽强必灭;慎敌者,虽弱必存。
第三句,民族主义以恨别人为基础,爱国主义以爱自己为基础。